POD | 踏地時間和踏地平衡
對於廣大跑步愛好者來說,踏地時間、垂直振蕩等這些跑步姿態相關的名詞大多耳熟能詳。
COROS 跑步動態感測器 POD,只需將其準確佩戴在腰部中央,便可以為跑者提供精準的跑步姿態數據,幫助瞭解各項跑步技術指標,並據此進行針對性訓練,提升運動水準。 那麼,瞭解這些指標背後的含義便顯得尤為重要。
在前段時間的文章里,我們曾經給大家介紹過步頻、步幅的相關知識。 而在接下來兩期產品使用建議的推送中,我們將重點介紹踏地時間、踏地平衡、垂直振蕩和垂直步幅比等數據背後的含義。
1. 踏地時間
(1)什麼是「踏地時間」?
跑步是一個循環重複的過程,即騰空、落地、再次騰空。 其中,每一次蹬踏落地的時間即為踏地時間,Ground Contact Time (GCT)。
在蹬踏落地時,人體的相對位置是靜止的,而在騰空階段身體才會向前移動。 踏地時間越短,意味著騰空的時間越長,身體向前移動的時間越長。
普通的跑者其在一場馬拉松中的踏地時間一般低於300毫秒,有經驗的跑者可以達到240毫秒,而精英跑者的踏地時間往往能達到210毫秒以下,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基普喬格的踏地時間則能達到驚人的160毫秒以下。
通過上述的數據可以看出,踏地時間與跑者的速度成負相關的關係,即跑者速度越快,其踏地時間越短。
此外,還有實驗證明,跑步經濟性與踏地時間有極強的相關性,越短的踏地時間,越能夠帶來跑步經濟性的提升。
(2) 踏地時間的影響因素
研究表明,踏地時間主要受以下幾項指標影響:
觸地后的發力:發力越快,發力時間越短,踏地時間越短;
肌腱的彈性:小腿后側的一條肌腱被稱為阿基里斯腱,其彈性越大,足部在觸地後會以越短的時間離開地面
落地時與地面接觸暫態腿部的剛性:剛性由雙腿的肌肉、肌腱和韌帶構成,剛性越高,能夠吸收並利用的回彈能量越多,便可越快邁出下一步,經濟性越高;
足部落地時的位置:腳落在身體重心之前,會產生類似剎車的作用,延長踏地時間。
(3) 踏地時間的訓練建議
不難看出,踏地時間與跑步姿勢及腿部力量都存在關聯。 在日常訓練中,如果出現踏地時間較長的情況,可能意味著存在腿部肌肉力量不足、主動發力過緩或足部落地位置靠前等問題。 因此,跑步愛好者想要縮短踏地時間,首先需要改善跑姿,將腳掌落在身體重心的正下方。
此外,通過開展專項的力量或跑步訓練提升跑步效率。 常見的訓練方式為增強式訓練和負重訓練,包括單、雙腳跳繩,深蹲跳,弓箭步交替跳等動作,可以説明跑者增強雙腿的彈性和剛性,縮短踏地時間。
2. 踏地平衡
(1) 什麼是「踏地平衡」?
踏地平衡指左右兩腿踏地時間的百分比。 理論上,理想的踏地平衡應該是50%~50%,即左右腿總踏地時間相同。 理想的踏地平衡可以減少罹患傷病的幾率,提高跑步經濟性。
由於人體本身存在不對稱性,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,尤其是LSD和短距離間歇訓練中,會發現實際的平衡情況,很難精準達到50%-50%。 一般來說,兩者數據相差越小越好。
從下圖可以看出,該跑者的左側觸地時間佔比49.7%,右側觸地時間則為50.3%,兩側觸地平衡差值偏離小於1%(0.6%),可以認為,其基本做到了左右踏地時間平衡。
如若兩側踏地平衡差值偏離大於1%,需要你的重視。 例如左側觸地時間達到51%,右側觸地時間為49%,表明該跑者的左側觸地時間輕微偏長。 而一旦差值超過3%,如左側觸地時間48%,右側觸地時間52%,則認為其右側的觸地時間嚴重偏長,可能出現運動傷害的風險。
除了運動傷害的可能性增加,兩側踏地時間相差越大的跑者,還會產生越多的能量與氧耗,用於維持身體在跑步中的平衡保持及核心穩定,從而導致跑步經濟性大打折扣。 研究證明,每1%的踏地平衡偏差會導致跑步經濟性降低近4%。
(2) 踏地平衡的影響因素
對於跑步愛好者來說,影響踏地平衡的因素有多種:
生理因素:跑者的生理情況會對踏地平衡產生影響,例如常見的長短腿和兩側肌力失衡,便有可能會在跑步過程中通過踏地平衡數據反應; 此外,帶傷訓練或比賽,跑姿可能發生變化,也同樣會導致踏地平衡偏離;
運動強度和距離:踏地平衡失衡的情況容易在長時間或高強度的運動中出現,由於肌肉的補償能力超過極限,從而導致雙腿發力情況不同。 一項研究表明,跑者在慢跑時踏地平衡數據正常(接近50%-50%),但在節奏跑或乳酸閾強度訓練時,踏地平衡數據則會變為48.5%-51.5%。
場地因素:在進行運動場訓練時,由於轉彎方向的關係,踏地平衡可能會出現異常情況,靠近內道的一側會有較長的觸地時間。 此外,崎嶇不平的路面也可能對踏地平衡造成影響,因此在平坦路面訓練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往往更加具有參考價值。
(3) 踏地平衡的訓練建議
通過影響因素,我們可以看出,可以通過平衡兩腿的力量減少踏地平衡的偏離。
日常的訓練中,需要對力量較為薄弱的一側下肢進行訓練,利用如負重弓箭步蹲等動作強化力量。 同時,身體核心力量的鍛煉同樣重要,力量的強化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的控制能力,還可以防止傷病的出現。
其次,需要重視訓練強度的選擇,在日常訓練安排中,穿插不同強度的訓練方式,避免左右平衡的失調。 此外,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,減少運動場跑步的頻率,如果必須在運動場跑步,建議週期性調整跑步方向。
總結
踏地時間和踏地平衡兩項數據,對於跑步愛好者的下肢訓練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,進行針對性的力量訓練,可以在提高跑步經濟性的同時,減少傷病的概率。
Last updated